干貨 ▏結構工程師易錯點總結-混凝土結構設計部分
相關推薦:2020年結構工程師報名時間會推遲嗎?
2019年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暫未公布,“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”,即可及時收到各省2019年結構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等考試信息。成績查詢預計在12月底。具體以官網(wǎng)公布為準。
1、雙筋矩形截面梁
當x<2as’時,說明受壓區(qū)鋼筋未達到屈服,而受拉區(qū)已達到屈服(受拉區(qū)鋼筋配置偏少引起);
T型截面翼緣寬度的計算(注意加腋寬度的計算),在計算受拉區(qū)鋼筋最小配筋率時的面積應注意不包含受壓翼緣的面積;
混凝土軸心受壓及偏心受壓構件,當截面長邊或直徑小于300mm時,強度值可乘0.8系數(shù);
2、柱的計算長度
單層廠房吊車梁(注意無吊車時的取值),水平荷載作用對多層框架結構柱的計算長度修正影響,同時注意求解該系數(shù)時,應與所選取梁的軸線應平行與水平荷載方向,而垂直方向的不予考慮,粱的剛度計算可考慮現(xiàn)澆板的貢獻(一般乘修正系數(shù)2),另外柱的剛度計算也是該水平荷載作用方向上的,即計算出來的計算長度也是該方向的;
H的計算(底層柱高從基礎頂面起算到上一層樓蓋頂面的高度);
3、螺旋式或焊接環(huán)式箍筋柱的計算
長細比(<12)的控制;
箍筋的配筋量;
螺旋箍筋的間距,考慮螺栓式箍筋得到的承載力不應小于未考慮的,也不應超過1.5倍未考慮箍筋的;
4、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的計算應考慮另一方向的軸心受壓計算;
5、偏心受壓承載計算的幾個概念
e—合力到鋼筋的距離;
ea—附加偏心距;
e0—合力到截面重心的距離;
ei=ea+e0—初始偏心距;
6、在偏心受壓承載計算時(對稱配筋的公式是重點)
大偏心P505,工字形截面小偏心的對稱配筋計算P543;
大小偏心的判別;
大偏心是受拉受壓區(qū)鋼筋都達到屈服,而對于小偏心,則受壓區(qū)鋼筋屈服,而受拉區(qū)鋼筋則在受拉屈服強度和受壓屈服強度之間
7、對于矩形截面非對稱配筋的小偏心受壓構件,當N>fcbh,尚應增加復核驗算;
8、軸心(偏心)受拉構件
鋼筋抗拉強度大于300,取300;
注意大小偏心的判別(合力作用點在兩側鋼筋范圍內(nèi),為小偏心;作用在外側,為大偏心,靠力作用點側的鋼筋為受拉);
9、斜截面受剪計算
集中荷載的考慮、剪跨比的考慮(1.5~3);
箍筋的要求(最小直徑、最大間距,最小配箍筋率);
截面尺寸驗算條件、承載力、構造要求(最小配筋率);
對于柱結構的斜截面抗剪計算,截面驗算條件與梁是一致的
10、偏心受壓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
截面尺寸驗算條件
承載力(集中荷載、剪跨比(對于框架結構的框架柱計算))
構造要求
軸力的限值;
11、偏心受拉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
最小配箍率的計算,鋼筋受拉強度不應超過300N/mm²;
12、受扭截面計算
腹板假定承受剪力和扭矩、而翼緣承受扭矩不承受剪力;
在軸向壓力、彎矩、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,彎矩和軸向壓力組合,剪力和扭矩組合,但應注意軸向壓力對受剪承載力的貢獻,公式為軸向壓力、彎矩、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計算公式;
13、沖切計算
注意沖切面(應采用畫圖進行分析)及沖切荷載(凈反力以及扣除破壞錐體范圍內(nèi)板的荷載)的計算,沖切截面限制條件驗算;
14、局部受壓的計算
對于螺旋式箍筋或焊接式網(wǎng)片箍筋的考慮(構造要求),注意方格網(wǎng)或螺旋式箍筋核心面積Acor不應超過Ab限制要求,承載限制要求不應低于未考慮方格網(wǎng)或螺旋式箍筋得到的承載力,截面尺寸驗算條件;
對于超張拉預應力,計算局部受壓力時應注意超漲拉系數(shù)(1.2),局部受壓凈面積應注意扣除錨孔面積;
15、構件撓度計算
荷載應為標準狀況下荷載,而剛度應為考慮長期荷載作用下修正后的剛度,短期剛度(分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混凝土結構,對應公式不同);
同時應注意剛度位置的選取,一般選取最大彎矩截面處的剛度;
16、構件的抗裂計算
不同級別(一級、二級、三級)要求,抗裂標準也不一樣,對應的工況也不一樣;
荷載均為標準組合或長期組合;
17、鋼筋的最小配筋率計算
注意偏心受拉中的受壓一側按受壓構件一側縱向鋼筋的配筋率計算,同意注意面積的計算是全截面,并扣除受壓翼緣面積后的截面面積;
在剪扭構件中,縱向受力鋼筋計算中的截面面積受壓翼緣不包含腹板延伸部分面積(bfc-b)bf/,可從工字形截面的扭矩分配公式中可以看出(翼緣和腹板的分配計算受扭塑形抵抗矩公式中判定),相應的計算翼緣Afcor和Ufcor時,應采用翼緣部分(扣除腹板延伸部分);
18、彎剪扭構件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配筋率
受扭鋼筋最小配筋率與受彎鋼筋面積最小配筋率之和;
彎剪扭構件的箍筋最小配箍率為0.28ft/fv;
19、疊合梁的計算
兩個階段的荷載計算,第一階段永久荷載包括疊合層的施工荷載,疊合面的計算;
20、構造方面
梁、柱、梁柱節(jié)點(主筋、箍筋),并結合最小配筋率要求;
注意吊筋的計算以及彎折梁的縱筋處的錨固段箍筋計算;
21、注意深受彎構件的適用范圍(分清單跨梁和多跨連續(xù)梁),抗彎、截面要求、斜截面承載(跨高比的限值)、構造要求、鋼筋分布的規(guī)定;深受彎構件吊筋的計算(設計強度須進行0.8的折減,公式仍為梁中的吊筋計算);
22、牛腿截面的有效高度可根據(jù)標準狀況下的裂縫寬度計算;縱向受力鋼筋可根據(jù)豎向力(有最小配筋復核驗算)和水平力進行計算;
23、預埋件及吊環(huán)
錨筋抗拉強度不宜超過300,吊環(huán)應力不應大于50,當設計有4個吊環(huán)是,計算時應取3個;
24、四類場地上較高的高層建筑
其各項限制要求應注意都有所提高(注意規(guī)范條文的說明);另外,對于一類場地的建筑,其構造措施可降低一級;
25、在地震作用下,框架柱中的柱端彎矩調(diào)整應按框架梁進行調(diào)整(分配按未進行調(diào)整的柱上下端彎矩進行分配);
對于未考慮扭轉藕聯(lián)計算的,短榀方向是對地震作用進行乘以1.15的系數(shù);框架柱的剪力調(diào)整是建立在彎矩調(diào)整基礎上的
26、體積配箍率是按核心區(qū)體積作為計算依據(jù)的;
27、剪力墻注意其適用條件,以及翼緣、端柱的判別;
28、連梁注意高層和混凝土結構的區(qū)別(適用范圍l0/h=2.5);
29、地震作用承載計算時,對于抗彎計算應注意力的平衡公式中,兩邊都有抗震調(diào)整系數(shù),預應力梁的抗彎承載計算,應注意承載計算中有效預壓力的計算;
30、抗震承載力調(diào)整系數(shù)的取值應注意對僅考慮豎向地震作用組合時,各類構件均應取1.0,對偏心受壓柱,當軸壓比小于0.15時(不考慮承載力調(diào)整系數(shù)計算)應取0.75而非0.8;
31、預應力構件的計算,
在預應力階段:先張法采用換算截面(包含混凝土面積、非預應力鋼筋面積、預應力鋼筋),后張法采用凈截面(包含混凝土面積、非預應力鋼筋面積);
在使用階段均采用換算截面。預應力的損失(對應力松弛引起的損失應注意預應力鋼筋類別(預應力鋼絲、鋼絞線和熱處理鋼筋兩大類)不同相應公式不同),同時還應注意總的預應力損失對于先張法不能小于100MPa,對于后張法不能小于80MPa,對于對稱配筋的預應力構件,鋼筋的配筋率應按總鋼筋面積(全截面的預應力鋼筋和非預應力鋼筋面積之和)的一半進行計算;
32、橋梁結構
翼緣板有效寬度的取值(外梁和內(nèi)梁取值);
裂縫寬度計算(長期荷載對應的是恒荷載的標準組合,短期荷載對應的是恒荷載和可變荷載的標準組合);
撓度計算時荷載不應包含汽車的沖擊荷載;
33、橋梁的撓度計算
長期荷載(橋規(guī)6.5.2條);
構件分為全預應力結構和部分預應力結構,彈性階段應力計算包括短暫狀況(預應力構件僅扣除預應力階段的損失,荷載僅考慮預應力和自重荷載)和持久狀況計算(預應力應扣除全部損失,荷載應考慮全部荷載但取標準值,且考慮汽車荷載的沖擊系數(shù)),主要對兩種工況下的壓應力和拉應力進行分別計算;梁的鋼筋數(shù)量按抗裂要求(全預應力結構和部分預應力結構)先進行估算預應力鋼筋數(shù)量和后進行按強度要求估算預應力鋼筋數(shù)量;在計算時應注意荷載的組合(短期組合、持久組合、標準組合(長期作用)、基本組合、頻遇組合);
以上內(nèi)容為:干貨 ▏結構工程師易錯點總結-混凝土結構設計部分。對于備考2020年注冊結構工程師的考生,現(xiàn)在“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”,將會及時收到2020年結構工程師報名時間等報考信息提醒。查看更多免費資料,點擊免費下載>>>結構工程師試題/考點精華/2019真題答案。
最新資訊
-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(yè)考試資料:規(guī)范、標準、規(guī)程2024-08-13
-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(yè)考試資料:規(guī)范、標準、規(guī)程2024-08-13
- 環(huán)球網(wǎng)校雙11預售開啟!定金百倍膨脹,直播再返現(xiàn)金2023-10-25
- 環(huán)球網(wǎng)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,限時優(yōu)惠!2023-10-25
-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-05-16
-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(nèi)容2023-04-14
-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(nèi)容變動對比2023-04-10
-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(yè)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-04-03
- 2023年新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教材2023-03-29
- 2023一級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真題2023-01-29